8月初,2025年全国射御运动会红原站、第八届雅克音乐季暨第十三届牦牛文化节在红原县雅克音乐牧场正式启幕,活动整合了雅克赛马季、全国射御运动会、民族原创音乐盛典和牦牛文化节四大板块。这场源自高原游牧文化的盛会,不仅是一次与自然、传统与激情的完美邂逅,更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
本次盛会吸引了线上线下数万人次参与,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山海携手的温度。这正是浙川两地携手,借助平台企业赋能红原县,深化“赛事+音乐+非遗+生态+美食”五位一体联动模式,融合文化、体育、民俗、生态等全要素,全力推动从“资源富集地”向“文旅新高地”跨越升级、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一条哈达连东海,一曲牧歌动楠溪。”今年5月,一则喜讯传遍浙江永嘉与阿坝红原:两地共同策划的“歌从草原来”楠溪江雅克音乐节文化交流活动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涉藏州县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雅克音乐季的舞台上,红原非遗舞蹈《打墙舞》豪迈奔放,藏族山歌《吉祥酒歌》高亢悠扬;永嘉昆曲婉转细腻,江南民乐清丽柔美。在永嘉的楠溪江畔,同样的文化交融场景也在上演。
“当前,我们已举办数十余场文化盛宴,覆盖企业、村居。”永嘉县有关负责人说,自2017年结对以来,永嘉和红原两地结下了相隔千里但心心相印的山海情谊,永嘉县每年从援助资金中安排不少于数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音乐节让红原从‘输血’走向‘造血’。”红原县有关负责人感慨,雅克音乐季已连续举办八届,累计吸引超千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楠溪江雅克音乐季等系列文艺走亲活动也吸引数百万人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永嘉县正不断助力红原县文化活动品牌化,持续助力红原打造和提升“雅克”系列文旅活动品牌,如“雅克音乐季”“雅克看花季”“雅克赛马季”“雅克冰雪季”等,打造跨越千里的党史课堂“永嘉—红原共话‘时光里的红色故事’”,举办“重走红军路”心连心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走亲活动等。
如今,红原大草原的牧歌声与楠溪江的流水声交织成美妙的乐章,一条跨越2600公里,悄然绵延九年时光,由音符编织的“金纽带”,见证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刻变革,正将东海之滨与雪域高原紧紧相连。
沿国道248线前行,红原月亮湾景区游人如织。毗邻景区的安曲镇下哈拉玛村,藏式帐篷点缀草原,成为游客安营扎寨的热门选择。
“以前村里路不好,村民主要靠养牦牛为生。”驻村刘俊指着眼前的旅游营地感慨。2018年以来,村里引入菜鸟露营地、牧星空野奢民宿等项目,集休闲自驾、户外露营、房车体验于一体,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分红,牧旅融合更是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下哈拉玛村的成功并非偶然。毗邻月亮湾AAAA级景区的地理优势,村集体通过“牧旅融合+”的模式探索共富路径——已建成木屋民宿、星空帐篷、房车营地、创意市集等多元新业态,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今年,浙江援建资金将在村上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村上的民宿改造,我们将推出‘牧场露营+非遗研学+音乐节打卡’三位一体的体验产品,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红利。”刘俊说。
在邛溪镇热坤村,浙江君兰文旅投资的隐丛乡村度假酒店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店长尕尔让端着刚煮好的咖啡走向露台 —— 这个曾靠放牧维生的牧民,如今能熟练调配十几种咖啡,说起民宿运营头头是道。
隐丛民宿,坐落于红原县邛溪镇热坤村,其前身只是一家简陋的农家乐。2018年,红原县巧妙借助浙江对口支援东风,成功引入浙江君兰文旅集团。双方携手合作,隐丛民宿已然完成华丽蜕变,并带动当地牧民深度参与草原旅游业。
酒店一期20个客房将藏式黑帐房、铜器与江南雕花木桌巧妙融合,制氧机、胶囊咖啡机等设施一应俱全,每逢旺季尤其是音乐季期间,房间常常供不应求。游客既能饱览草原风光,又能体验红色文化与藏族风情,享受现代服务,畅游“诗与远方”。
“早晨跟着牧民挤牛奶,午后在咖啡屋阅读,晚上围着篝火听卓玛唱山歌,比走马观花的旅游真实多了。”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正在庭院里拍摄草原与湖泊同框的画面,坦言她已是第二次入住“隐丛”。
“每年音乐季期间,客房入住率达90%。”隐丛民宿店长尕尔让介绍,项目采取“租金+分红”合作模式,由企业、村集体、村民和政府共同参与,已累计为村集体带来超100万元收益。
产业帮扶不止于旅游。在产业帮扶中,永嘉县以“资产+租金+分红+就业+带动相关产业”模式,探索建立村集体长效收益机制。一方面,建成益众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隐丛乡村度假酒店等5个对口支援就业车间,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另一方面,拓展销售渠道,利用专业电子商务公司将农畜牧产品销至浙江,稳步推进“以购代销”等工作,推动消费帮扶再上新台阶,永嘉援建的“永红小镇”“飞地产业园”等项目也陆续落地。
当草原上的牧星空民宿点亮万家灯火,当雅克音乐季的节拍震动山河,这条始于2017年的帮扶之路,正融入阿坝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壮阔征程。